怎么防治颖枯病?颖枯病有什么症状

半山桑

危害部位:颖枯病的病原体为颖枯壳针孢菌,主要危害小麦的未成熟穗部和茎秆,有时危害叶片、叶鞘和茎秆。

病症:发病时,小麦穗粒量减少,籽粒皱缩干秕,出粉率下降,成穗率有所降低,最终产量下降。

侵染途径: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于病残体上越夏、越冬,翌年春季气温回升时,释放出分生孢子并开始侵染。此外,病粒上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殉子亦可引起侵染。

颖枯病的特点,是由颖枯壳针孢侵染所引起的

一、颖枯病的特点

1、颖枯病是由颖枯壳针孢侵染所引起的,一般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,主要危害小麦没有成熟的穗部和茎秆,有时候也会危害小麦叶片、叶鞘和茎秆。

2、当植株受害的时候,穗粒数量减少,籽粒皱缩干秕,出粉率降低,前期受害还会影响成穗率,该病害一般会导致小麦减产1-7%,严重的时候可以减产30%以上。

颖枯病的特点,是由颖枯壳针孢侵染所引起的

3、该病害的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夏、越冬,在第二年的春季温度回升的时候,分生孢子器释放出分生孢子,开始侵染春小麦,病粒上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殉子也可以引起侵染。

4、颖枯病的流行与初染源、气候条件、栽培措施和品种感病性等有密切的关系。

颖枯病的特点,是由颖枯壳针孢侵染所引起的

二、颖枯病的防治方式

1、在小麦播种前用50%多福合剂500倍液浸种48小时,或者用2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拌种。

颖枯病的特点,是由颖枯壳针孢侵染所引起的

2、选择抗病的小麦品种,然后实行轮作2年以上,在合适的世界进行播种,在小麦收获后深耕灭茬,这样可以清除病残体。

颖枯病的特点,是由颖枯壳针孢侵染所引起的

3、还可以在小麦分蘖前期喷施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、或者25%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,每隔15-20天喷洒一次,连续喷洒1-3次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