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亚植食恐龙:湖角龙 白垩纪最稀少的角龙仅出土牙齿

俊语子

湖角龙是一种角龙下目中在当时数量最稀少的恐龙品种之一,诞生于白垩纪的阿尔布阶时期,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,有着非常特别的鸟喙状嘴,类似鹦鹉的嘴巴一样。湖角龙的化石同样也非常稀少,仅仅只有中亚部分地区发现了牙齿化石。

湖角龙的生活习性

中亚植食恐龙:湖角龙 白垩纪最稀少的角龙仅出土牙齿

湖角龙和其他的大部分植食性恐龙一样,都是以植物为食的,不过在白垩纪的时候,开花植物是非常稀少的,再加上湖角龙的身高不高,所以科学家猜测它很可能都是以低矮植物为食,并且大部分都可能是当时长势最好的植物,比如蕨类植物、苏铁以及松柏科等,虽然这类植物的叶子和根茎都比较坚硬,但它们鸟喙状的嘴巴能够很轻易的切断叶子,甚至是松树的针叶。

湖角龙的种属关系

中亚植食恐龙:湖角龙 白垩纪最稀少的角龙仅出土牙齿

湖角龙目前还属于疑名状态,虽然被认为是古角龙科,但是这个科是专门为它这种角龙下目恐龙设置的,所以只能说暂时属于这一类,不过它的种属则都是单独确立的。而之所以存在疑问,其实也是因为化石实在太少,导致科学家能够获取的资料非常少。

湖角龙的化石发现

中亚植食恐龙:湖角龙 白垩纪最稀少的角龙仅出土牙齿

湖角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1914年于亚洲的乌兹别克斯坦发现的,据说当时是由一位俄罗斯地质学家进行的发掘,最终确定这批化石埋藏于霍贾库尔组,但其中仅仅只包括了一个左上颌骨,并且骨头的前端还发现了破损。但是在1995年的时候,还是由列夫·尼索夫完成了最终的命名,而它的乌兹别克语名称中就带有湖泊的含义,这也是为什么将其称为湖角龙的原因。

角龙下目恐龙的特征

中亚植食恐龙:湖角龙 白垩纪最稀少的角龙仅出土牙齿

角龙下目恐龙都有着共同的鸟喙状嘴巴,并且基本上都是食草性的,并且主要生活在白垩纪时期,化石则只在亚洲和北美洲有所发现,并且它们大多会在颈部长出坚硬的骨质突起,以此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,不过在体型上并不存在特殊,体长几乎从1-9米都有,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三角龙。